竇爾翔
職務: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金融學博士后,國聲智庫“域富論”專項課題組組長。
研究領域:金融,塔福域,TIF ,域金融。
專家簡介
主持的課題包括教育金融制度創新、教育金融抑制問題、教育的國際化與國際教育金融、金融網鏈管理研究、教育塔福域(以下簡稱TEFU)模式等,并擔任多國TEFU落地模式的首席經濟學家。多年來潛心科研,積極創新,在房地產、教育金融、“塔福模式”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得到了國家高層的關注和認可。不但創立了“教育金融”理論、“塔福模式”等新理論和新模式,而且“塔福新經濟模式”已經在多個平臺上開始試點運行。致力于教育金融的研究和實踐,創立教育金融理論、人本金融理論;致力于基于技術的金融發展理論,創立塔福(TIF)模式。獲得北京大學2008-2009年度花旗獎教金。
【學術著作】
《教育創新:深度成長的模式》
本書探討了教育的本質規律,提出了教育發展的*新模式——泰福(TEF)域模式,揭示了令人們迷惑且一直難以弄明白的教育“秘密”。
《教育變革的金融力量》
本著作認為,基于學生的股性金融制度,具有促使社會資本與學生成長利益函數一致的特性,有利于充分調動社會資本進入教育體系,并促使人格化社會資本主動發現教育規律、踐行教育規律、為學生成長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
《產融結合新論》
傳統的觀點認為,產融結合主體主要集中于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工商企業與金融企業。這種認識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本書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重新審視產融結合問題,把產融結合的過程看作是一個貨幣流動性轉換的過程。
《債性資本市場》
本書提出“債性”這一創新概念,旨在希望能夠以嶄新的視角刻畫資本市場,找尋“債性”資本合約的共性和特性,從而科學地描述和評價現有債性資本市場,并找尋優化資本市場的方法和路徑。
《教育金融抑制》
大國崛起之夢的實現與保持,既需要國際一流的高精尖的領軍人才、創新人才,也需要國民素質的大幅提升,這顯然離不開教育的發展。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金融抑制理論演化的邏輯、學生金融抑制的產生、教育金融抑制的外部致因狀況、教育金融抑制效應的考察等。
《新三板投融資實務》
本書從投資和融資兩個層面對新三板進行闡述,從整個融資、投資體系到新三板的具體地位切入,詳細地闡述了新三板的特點、操作要點以及分析了相關真實案例。
《新體系國際金融學》
本書從跨國價值獲取這一動力源頭切入,長視角、廣“鏡頭”、多層次地闡述了國際金融現象發生的“原因”、“工具”、“市場”,揭示了國際金融持續運行的規律。
《教育金融制度創新》
本書內容可分為三部分。首先對現有的教育需求方融資制度進行研究, 發現轉移支付與債性資金風險-收益不平衡性特征, 無法滿足教育資金的需求; 然后構建了純粹的股性教育金融制度, 詳細闡述了其理論原型、運行機理以及制度效應; 最后, 我們引入教育投資基金制度, 對教育金融制度的現實路徑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
《投資銀行案例教程》
《高等院校金融學核心課系列教材:投資銀行案例教程》是高等院校金融學核心課系列教材之一。內容包括投資銀行概念辨析、投資銀行的歷史與發展趨勢、企業籌資、項目融資、資產證券化、證券交易市場的多層次性、股票與企業的上市交易等。《高等院校金融學核心課系列教材:投資銀行案例教程》給供相關學者參考閱讀。
《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
本書包含了六大篇,第一篇是投資銀行概論,從投資銀行概念辨析、發展過程的角度認識投資銀行;第二篇以“廣義資產證券化理論”為基礎,主要從籌資主體的角度來理解投資銀行;第三篇則從交易場所的角度來理解投資銀行;第四篇則是從資金供給者角度理解投資銀行;第五篇從組織重構的角度來理解投資銀行;第六篇則從管理角度來理解投資銀行,包含投資銀行的自我管理和外部監管。
《為養老而投資》(譯著)
著作講述了如何準確地避開非常規風險而獲得高收益,并且告訴我們如何通過非傳統的收入安全方法獲得最有效的投資組合的方法,畢竟收益率不可能單獨帶來投資組合。
《資產的博弈》
全書從“什么是私募股權投資”等基本問題入手,簡明扼要地過渡到對創業投資和收購投資回報的細節分析,更專業地探討了私募股權投資的兩個主要領域——創業投資和并購投資。
【研究方向】
1. 金融的標準化認知
試圖找到認知金融的一般化方法,以抓住金融本質,提升金融認知的效率。
(1)金融認知七律:本質、內容、分類、目標、原則、進化、解構;
(2) 金融研究十二字訣:定位、抓本、析素、明律、選模、進言”。
2. 產融結合問題
試圖尋找金融與產業互勵的一般規律,著重研究自然人金融工程問題。
(1)產融結合的一般規律:基于債性合約與股性合約的產融結合效應比較研究;
(2)“自然人金融工程”:學生金融、勞動者金融、養老金融等“成長金融”問題。
3.金融成長問題
主要研究金融如何基于制度技術和自然技術成長演化。
(1)Fintech效應:鏈接技術、數據技術、智能科技、人機交互對金融形態的促變;
(2)“TIF模式”效應:技術、產業與金融的共融如何創造“小系統信用資源”。
【主要研究課題】
1. 金融網鏈管理研究2011GXQ4B004,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 2012.2-2012.12,竇爾翔主持;
2. 教育金融制度論綱10JHQ029,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后期資助項目, 2010.11-2011.3,竇爾翔主持;
3. 中國教育金融抑制:理論與實證[11YJA79002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1.9-2013.9,竇爾翔主持;
4. 教育國際化與國際教育金融國家重大課題,2015.12 ,竇爾翔主持。